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20131123 Quintet @ NTSO, 錄音筆記

20131123 Quintet @ NTSO, 錄音筆記



有人在吳老師的 FB 問麥克風的技術資料。到今天才稍有空閒作個說明。

先說一下過去的事。

兩年前的的那一場 [ 浪漫德意志 ],當時用了一支大振膜的電容麥克風,還有一支鋁帶麥克風,分別獨立收錄。兩支都是 Blumlein stereo mic。最後成音,選的是鋁帶麥克風的聲音。

鋁帶麥克風有幾個我偏愛的特性 :
1.   pickup 只有一條鋁帶(下左圖),前方/後方的音波是在空氣中直接對單一振膜作用,是道地的 Fig-8 ( 8 字形收音 )。反觀電容的 Fig-8 ,是兩個振膜背貼背合起來,兩個振膜有距離(下右圖,留意它的厚度),音波到達兩個振膜有極小的時間差,所以電容的 Fig-8 的輸出,是位於兩個不同空間的振膜分別收到聲波,轉成電子訊號(電容值)後,才在電子狀態下 mix 而成。
我沒有神經質到會認為電容的這個 Fig-8  [ 不純 ] 而有偏見。不過,兩者確實聲音特質不一樣,而我會視音樂/現場的本質選用麥克風。















2.   鋁帶振膜的 [ 暫態反應 ] 一般來說,比電容麥克風要慢很多,意思是像鈸、鋼琴的高音、小提琴的高音,鋁帶的聲音不會那麼 [ 清脆 ]。從這個角度比較,鋁帶在 [ 暫態反應 ][ 高頻響應 ],都要比優良的電容差很多。
但這個 [ 暫態反應慢 ] 的特性,從好的方向來看,它也 [ 不那麼刺耳 ] [ 溫暖 ]飽滿 ]。我喜歡利用它收錄比較容易刺耳、近距離的音源,如小提琴、女高音,收錄的聲音會柔順很多。合唱團中,若有人 [ 白聲 ] 很厲害,遠距離的鋁帶麥克風也是我喜歡用的對策。
在測量儀器上看,鋁帶麥克風的暫態特性,絕對沒有電容來得好。但因為它柔順,我認為它在第一瞬間,可能不會像好的電容的聲音令人驚艷,但長時間聽後,它比較不會令耳朵疲厭,到時聽眾會偏愛哪一個,就很難說了。

兩年前的 浪漫德意志 ],我們最後保留了原始收錄的音場/音像,沒有加入任何電腦殘響去更動它。這個決定,是吳老師、張老闆、我,經過討論、帶有遺憾而妥協後的結果。當時唯一的遺憾是 [ 若那個鋁帶麥克風更遠一點、收錄多一點比例的現場殘響 ] 多好。

今年初,我開始思考,下一次,如何在單點的條件下,不會有上回一樣的遺憾。

最直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不同的距離,架設數支同型號的 Blumlein 麥克風,事後總可以選到一支具有我們想要的 [直接音/反射音比例]。不過問題來了,上回的那支鋁帶麥克風,我已經出讓給一位音樂家,雖然可以借回來,也知道在某個教會可以借得到另一支一模一樣的鋁帶麥克風,但只有兩支,總覺得還會重現上回一樣近一分、遠一分之憾。
我有兩支電容 Blumlein 麥克風,振膜一樣大,但因為振膜的背板 ( plate ) 的鑽孔的 pattern 不同,兩支音色不太一樣,也是行不通。

第二個想法,是入手一支瑞典的 Pearl DS-60,這是一支雙 Fig-8 振膜組成的 Blumlein 電容麥克風,有別於一般同類型的麥克風,它把每個振膜的訊號,不在麥克風內 mix,而是分別輸出,所以,後製時,可以調整面向舞台的振膜、還有面向觀眾席的振膜,它們訊號強度的比例,達到在單點條件下,自由調整直接音/反射音的比例。Proprius 出名的 [ 黑教堂 / Cantate Domino ] 就是用 Pearl 同一電容振膜 (長方形、不是一般的圓形) 的兩支麥克風,架成 Blumlein 所錄成的。DS-60 不過就是把那兩支合為一體,省去了在現場用特殊麥克風架兜成一對的麻煩,而且,振膜更近,更接近真的 single point。幾年前開始,這支就是我的 dream mic,無奈它的身價不低,娶不進門。

第三個想法,是想到 Josephson 有一支可改變收音特性的麥克風
( http://www.josephson.com/ 請點 C700 , user guide,內有說明 )
既然 C700 這一支,因著一個 Omni 一個 Cardioid 訊號不同比例的組合,可以改變收音的特性,某種程度來說,也等於是改變直接音/反射音的比例。雖然這個特性,本質上與 Pearl DS-60 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應該值得一試。在9月、10月的音樂會上,就把手上的 Blumlein 電容麥克風,加上一支 Omni,作了兩次試驗。這兩次的音樂廳都很小,觀眾席方向的殘響很少,事後 mix 時,覺得可以控制的變數變多了,音像可寬可窄、音質也可以在不動 EQ 的條件下作變化。但因為現場殘響少、觀眾少/安靜,作直接音/反射音的比例的調整,感覺到有變化,但幅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接到張老闆通知,11/11會在 NTSO 作一次彩排,同時試錄,當然當天就把 Josephson   idea 用上了。

事後一同到谷津試聽,我自己覺得,若麥克風的距離在合理範圍,這個麥克風收音方式所提供的 [直接音/反射音比例] 調整幅度已經夠用,可以免去近一分、遠一分的疑慮,作為 [收錄音場] 的對策,是個好方法。但吳老師怎麼聽,都沒有覺得完全滿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鋼琴音像在中間偏右,他希望在正中。這個好解決。他的第二個問題,是他認為 [ 音的本質 ] 聽起怪怪的。
我的直覺判斷,比起鋁帶直接了當的單一振膜收音,吳老師不喜歡電容 Fig-8 多振膜的合成音色,更何況,這次又多混了個 Omni 振膜。( 參見本文後的說明 )

張老闆的反應又是另一方向,他希望確保每顆音粒 [ 鮮明的衝擊力 ]。這個容易懂,他要的就是快速的暫態響應。那麼,不論用什麼麥克風,距離不能太遠,距離一遠,聲波本體的波形就會平緩下來,失去 [ 鮮明的衝擊力 ]

大夥試聽後,我心裡篤定,這個 Josephson 的方法,事後不會有共識,還是回到兩年前的 minimalism ,以 Blumlein 收音/成音,不作任何 mix

當日的麥克風架設了三支,最近的一支,是借回當年的那一支鋁帶 Blumlein,確保吳老師要的音色。相隔 80 公分之後,是一支大振膜的電容 Blumlein,再約100公分之後,是 NTSO 常設的一支 Blumlein,但以 Mid/Side 的角度收錄。

選擇鋁帶最接近舞台的原因,是它的暫態反應慢,而音波傳越遠,波形的 slew rate 就越緩 ( 暫態慢 ),所以,鋁帶最近收音,免得張老闆希望的 [鮮明的衝擊力 ] 完全不見了。

電容 Blumlein 的距離次之。剛好吳老師一直認為電容音色太刺耳,距離遠一點,也會柔一點。

至於麥克風的的距離,牽涉到收錄殘響的比例,當然兩年前有 [ 若那個鋁帶麥克風更遠一點、收錄多一點比例的現場殘響 ] 之憾,但距離更遠一點,[ 鮮明的衝擊力 ] 可能降到不如意的程度。既然兩年前,我們已經呈現了一次 [ 真實的錄音 ],我個人想,這次的錄音,也許可以表達不同的觀點,不必將 [加入電腦殘響] 這個選項完全排除。所以這次在麥克風距離的選擇上,寧可求稍近距離。


至於成音結果如何,就等三巨頭齊聚,評論一番後,再向各位報告。

註 : 

Fig-8 電容麥克風,意思是它收音的特性,是振膜前、後方,各為一個心形(立體,下左圖),從平面上來看(下右圖),兩個心形合起來像一個 8 字形,因而得名 Fig-8 (讀 figure-eight)。



鋁帶麥克風的音頭,只有一條鋁帶,它向前向後都收音,收音的特性天生就是 Fig-8

電容的 Fig-8 音頭,是兩個振膜,一向前、一向後、背對背貼合起來。它的 Fig-8 收音特性,是兩個振膜的訊號合成得來的。

Blumlein 麥克風是用兩個 Fig-8、一上一下合成一體、一為左聲道(下左圖紅圓圈)、一為右聲道(下左圖藍圓圈)的 stereo 麥克風。以鋁帶 Blumlein 來說,就是用兩條鋁帶振膜,上下兜在一起。若是電容 Blumlein,那是用兩個音頭兜在一起。每個音頭兩個振膜,上下共 4 個振膜。



我把本來向左、右各45度角、自然形成左右聲道 (上左圖)、不必 mix 的 Blumlein 麥克風,轉了45度角(上右圖),一個音頭正對前後、另一個音頭正對左右,形成一個 double Mid/Side。事後混音後,可以形成左、右聲道,但每一聲道的結果,在電容 Blumlein 麥克風來說,是 4 個振膜的訊號的合成,若再借用 Josephson 的構想,加上一個 Omni,那每一聲道是 5 個振膜合成的結果。

多個振膜在單點空間,混合成單一聲道,達到聲源的定位、或改變收音特性 ( omni, cardioid, super-cardioid....),在紙上的數學運算,它是合理、可達成的。不過,它的數學/物理原理的最基本假設 : [ 單點 ] ,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多個振膜不可能同時位在同一空間,只能作到 [ 非常接近 ]、或在 [同一平面單點]。所以基於這個在現實中不可能的假設所作的混音,不太可能達到紙面上運算所期待的結果。若振膜的位置不夠接近、振膜特性沒有配對......,那合成的來源,雖然在同一平面上 [ 號稱單點 ],結果不免呈現 [ 非純淨的音色 ]

與鋁帶麥克風---以 Blumlein 形式錄音、沒有 mix、每聲道的來源只有一個振膜 ----- 相比,Josephson 的 configuration 雖有 [ 單點編錄平面環繞 N 聲道 ] 優點,但任一聲道是複雜的多振膜混音結果,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特性。像吳老師列音質為優先者,可能就視其為負面特性。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音響重播的正確性 ------- 由錄音所決定

在網路上看到音響公司 Audio Note 的老板 Peter Qvotrup 在音響展接受訪問,談到音響重播準確性 (Accuracy = "準確性" , 不是 "正確性" )

覺得值得與大家分享,我試著將他的口述作成文字,譯成中文。
我的文筆有限,只能作到達意的程度,而且有兩個字不確定原文是什麼,請大家包涵。
文字部分,是從影片中的 2:18 的地方開始。

我歸納一下他說的重點 :

1.  音響器材所作的,單純只是對輸入訊號作反應,
     所以,不論內容、曲風,器材的任務不變  =>  重現錄音的 "準確水準"
     不論內容為何,其呈現的手段、忠實度應該是一致的。

2. 所謂重播的準確性,在錄音時就已經決定,準確性是建立在錄音之上
    ( : 用我的文字換個說法,若無準確的錄音,不可能有準確的重播 )

*********************************
: ( ) 內的文字是原文所無,但我認為是省略的文字,或是我為譯文更清楚所增加的文字。



....we don't start with product range, we start with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says the following : accuracy defined, as industry defines it, is not correct. Accuracy can only be defined by the recordings.
…..我們不是從產品陣容、而是從原理的思考(philosophy)作為(規劃產品)起點
原理的思考可以導出 : 所謂的準確性、依業界的定義,其實是不正確的。準確性只能由錄音所決定。

It's not,..... accuracy is not a live event, cause you can't take the live event home and put it in the living room. A live event is always very interesting and there are lots of very nice live recordings and I have brought a lot of them with me here.

所謂的準確性,不等於現場演出本體,因為你無法將實體的演出搬到你家客廳。現場演出通常是充滿樂趣,而好的現場錄音非常多。我今天就帶了很多來。

But, really, what determines accuracy, in our opinion, is the fact that it relates to the recording and how the recording is made.
相反地,決定準確性的,依我們的見解,是這件事實 : [準確性] 與錄音、還有錄音的手段有關。

Basically, we know nothing about the recording. Only thing we know with absolute certainty about every single recording that's ever been made is the fact that they must be different for all the recordings. And I am not talking here about the music, I am talking about the sound of the recording itself.
其實,我們對錄音一無所知。唯一我們可以完全確認的事是 : 不論是哪個錄音,它們應該彼此有差異。
我說的不是音樂、而是聲音的本質。

We know this is because it was done by different people with different equipment at different time with different musicians in a different locality, or, even in the same locality but with different people and different equipment. And therefore, these differences encrypt themselves into the recordings.
我們知道(有差異的)原因是錄音總是由不同的人、器材、時、地所作成,就算是同地、不同人、不同器材時,也是如此。所以,這些差異就形成錄音中的編碼。

Job of the equipment, is to be as accurate to what is on the recording and this doesn't matter whether it's a 78, or it's a CD, or it's a LP, or whatever it is, or a tape. Thos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rding itself have to be present.
(音響)器材的任務,就是對這些存在錄音中的內容(差異),保持其準確性,不論器材是78轉、CDLP 或是 tape。這些錄音中不可缺的(差異)特質,必需被(器材)呈現出來。

From that follows, that, the equipment which differentiates the most between the recordings is better than the equipment that doesn't.
再進一步說,能夠分辨這些差異的器材,會比無法分辨的更優秀。

One of the interesting aspects of the recording formats is that, if you compare a SACD with a CD, and a LP of the same piece of music of the same recording, as you go from the LP to the CD to the SACD, the differences disappear. The recordings sound more the same as all other recordings.
關於媒體格式,有個有趣觀點 : 同一個錄音,如果它的 SACD 去比較 CDLP 各版本,若你從 LP 開始比較、再來是 CD、最後到了 SACD 時,(前述的) [差異] 消失了。各種(不同)錄音聽起來都一樣。

So, somewhere in that process, the SACD process loses something that's inherent in the LP, and, to me that's a major problem with that technology. It simply has a (harmonizing) effect on everything, including of course the form and the way instruments sound.
所以,LP 內含的某個東西在 (製作) SACD 的過程中遺失了,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是個大問題。( SACD 製作過程)就是有諧振/傷害 (harmonizing/harming,不確定原文是哪個字)效果,影響所有聲音,當然包括樂器的發聲及聲形。

So, we call this comparison by contrast.
And what we are contrasting is one recording against another.
我們稱這種為對照式比較
是拿一個錄音去對照另一個錄音。

And what it does is it makes much easier to sit down and judge whether this technology or that (shoe ?) or that design or this.. whatever, is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them, because you are not listening to reference recordings anymore.
這樣比較的作用 :
要評斷……..不論是什麼技術、設計….(的器材)……..是否有能力分辨它們(錄音之間的不同),變得容易多了。因為聽的,不再是參考錄音 (or 標準錄音)
                                                                                                                      
You can take 15 completely random recordings out of your collection and listen to those, and they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if you listen for the right thing. Regardless whether you like the music or not, or it's a good or bad recording, or whoever the musician or whether this musician can play or not, completely irrelevant. Because at the end of the day, job of the equipment.... the equipment doesn't know what you are putting on.
你可以隨意選15個錄音來聽,若你聽對了重點,(這些錄音)它們會說出真相(器材的分辨能力)。不論你喜歡那個音樂與否、錄音優劣、演奏者是誰、演奏能力這些都(與認清器材對不同錄音的分辨能力)無關。根本來說,器材的工作……..器材不知你(在錄音中)放進了什麼?(or 不知你輸入器材什麼訊號)

All the equipment is doing is reacting to the signal. So, therefore, cause it's only electronic signal it's reacting to,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it's a live recording of xxxx or it's a violin concerto, it should treat the recordings the same way and do an equally good job of both.
器材所作的,不過就是對輸入訊號作反應。因為,器材反應的對象只是電氣()訊號,所以,不論輸入的內容是 xxxx (無法辨識原文,應該是個音樂風格的名詞) 或是小提琴協奏曲的現場錄音,器材應該一視同仁,呈現一樣的品質。

This is where, in my opinion, I have not heard any so called "high end equipment" that can do this, to what I would consider to be as a satisfactory grade, that's a problem.
這個部分,依我個人觀點所認為的滿意的水準,我尚未曾聽過所謂的高階器材能達到。

這是個問題。